国内首次!41名退役运动员在四川天府新区“跟岗”实习

admin2025-09-25 06:44:35传统足球文化

如何打通退役运动员到校从事体育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8月19日下午,“2024年首届退役运动员入校实训”开班仪式在华阳中学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25个运动项目的41名优秀退役运动员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

据了解,该活动是在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的指导下,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主办。针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需求,以新区学校与退役运动员“一对一”创新结对的方式,为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入校实习锻炼机会,积累运动员转型就业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经验。这也是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首次开展的面向全国退役运动员的集中入校实训。

此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19日开始,连续开展5天的集中培训,培训课程涵盖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理论和体育教学技能等实用课程,采用“实操+讲座+评测”的形式开展,聘请体育教育专家及名优教师进行授课。

集中培训结束后,运动员们将奔赴新区13所中小学进行实训,采用运动员专项对应学校特色项目的形式,分配至不同学校开展体育教师、教练员实训实习,每名退役运动员将“一对一”结对一名骨干体育教师作为导师,导师负责在校期间的指导和管理。为了更好地“沉浸式”体验,实训期间,退役运动员还可参与校级、区级的各类教研培训活动等。

国家体育总局携手四川天府新区

探索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新机遇

开班仪式上,四川天府新区教育卫健工委副书记,社区治理和社事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远东在致辞中表示,天府新区作为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地和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以共享理念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多项国家级与省级荣誉。此次培训是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与新区深化体教融合的又一次有益实践。他鼓励学员们主动融入学校和教育团队,坚持空杯心态,向优秀同行学习,并期待学员们通过国家体育人才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和新区共享中心平台,找到职业转型新机遇,实现人生价值新追求。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董少利在开班动员讲话中从培训目的、学习要求和展现运动员优秀品质等方面对参训运动员们提出了期望,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体育的拼搏精神,全身心投入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摆正身份,遵守各项培训、实训的规定。团结共进,展现优秀运动员的良好风貌,积极引导学生热爱体育传递正能量。

董少利介绍,中心历年来高度重视运动员各方面保障工作,不断加大对退役运动员的保障投入力度,全力以赴宣传好、落实好退役运动员的各项政策。此次培训,是推进天府新区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实践,更是探索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体育教练员、体育教师路径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未来,中心还将继续为运动员提供入校实习实践机会,通过入校实训培育基层体育教育和共享教育骨干力量,努力建设全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教育类)实训基地。

全国首次退役运动员集中入校实训项目

为何落地天府新区?

作为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四川天府新区将退役运动员就业转型与破解学校体育师资不足不优等问题相结合,于2021年7月在国内首创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建立灵活的师资共享机制,从招引入驻、管理保障、课程供给、资源统筹、协同共享等方面出发,探索走出一条“开放多元、赋能共生、创变协同、专业高效”的融合发展路径。

针对无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可持教练员资格证或运动员等级证书“先入驻、再培训、后上岗”,经实训考核合格后,承担学校体育特色课程教学,工作期间安排1—2名资深体育教师作为助教。并与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合作,帮助其尽快取得教师资格证。截止目前,广纳包括张山、冯喆、马明宇等在内的52名奥运(世界)冠军、体育名宿等2000余名各类人才进驻,每学期可实施3万余节体育国家课程、订单式课后延时课程、校(区)队训练课程、寒暑假(周末)托管课程的教学任务。经多方测评,共享教师教学满意度均达98%以上。

在师资管理方面,新区构建共享师资“招、管、培、研、督、评”六位一体管理体系,明确专家(冠军)智库的运行规范、共享教师的各项管理要求,统筹特色校、基地校建设和区队布点、学校国家课程等需求,科学匹配共享教师名额。共享教师按课时和绩效计薪,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在购房、就医、子女入学、教师关爱基金、评优选先等方面享受新区教师同等待遇。

同时,开发菜单式选师选课IT系统,国家体育课程由学校提需求、中心派教师,优选93名专职体育共享教师全区排课走校、多点执教。并引入中国垒球协会、省游协等体育机构222家入驻。通过共享智慧平台动态调配,积极推进双选精准匹配,服务128所学校,开展特色体育项目课程48门,开设班级900个。构建“「班级—学校—集团—区级”四级校园足球竞赛体系,足球课程基本实现全域学校100%覆盖。布点建设体育传统特色学校65所、区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35所,开设校园足球、轮滑冰球、花样游泳等特色体育项目50余项。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全区中小学生体质优良率提升了15.32%,近视率下降了6.66%,肥胖率下降了0.54%。共享中心模式受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省、市领导的关注与肯定,入选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获批教育部“双减”和基础教育改革两项典型案例。受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人民智库、中国教育报等报道。目前,成都市正全域推进教师共享中心建设。

文 何林珈

友情链接